肿瘤这个词,一般指的是我们体内出现的异常肿块,而在大部分语境下,肿瘤这个词总是和癌症挂钩。为了身体健康,我们不希望自己的身体里出现肿瘤, 然而肿瘤可不会只出现在生物的体内,科学家发现,在地球体内同样存在着两个巨大的“肿瘤” 。
【资料图】
地球的两个“肿瘤”分别位于 南太平洋和非洲 的下方,澳洲欧龙岗大学的科学家对这两个肿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惊讶地发现, 地球的“肿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诞生后,它们曾出现过大小、形态的改变 。
“肿瘤”的专业名称为大型低剪切速度区(Large low-shear-velocity provinces),也被称作超级地幔柱,或简称LLSVP。
这些埋藏在地球深处的“肿瘤”是怎么被科学家们发现并定位的呢?很简单,我们都知道在地震时, 地球释放出来的能量会以地震波的形式被我们捕捉 。
科学家们发现,在非洲和南太平洋底下, 剪切波传播的速度总是非常缓慢 ,就像有什么东西在出现在剪切波传播的通路上,阻碍并降低了传播速度。这个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好奇,通过对地球深处的地震层析成像,大家这才发现,原来地球也会“长肿瘤”。
大型低剪切速度区
这两个“肿瘤”都从核幔边界 横向延伸数千公里 ,科学家们估计,二者在 垂直方向上可能延伸了1000公里 。南太平洋的LLSVP是更大的那一个,直径在3000公里左右,位于四个热点之下,表明其下方有多个地幔柱。
虽然确认了LLSVP的大小,也对其展开了仔细的观察,但是科学家们却不知道为什么地球内部会出现这两个东西。
它们是如何出现的?
科学家做出的第一个假设是 俯冲大洋板块的积累 。在这两个区域周围,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异常数据,并推测这是早在7.5亿年前,罗迪尼亚大陆分开之前就存在的俯冲带形成的。
产生这个运动的地核-地幔边界正上方形成了小的羽状物簇,这些羽状物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更大的羽状物,最后变成了超级羽状物,也就是现在的LLSVP。
另一种假设则更加神奇,持这个观点的科学家们认为, 它们的形成和地球的形成是同步进行的 。
2021年,太平洋南部萨摩亚火山喷发,借由这次火山喷发,科学家们获得了被认为是来自LLSVP区域的岩石样本。根据检测, 这些岩石的密度比地球自己的地幔岩石要高得多,并且富含氧化铁,这种特质与月球样品的同位素一致 。
太空的礼物?
地球内部怎么跟月球又扯上关系了?这就不得不提到地球的形成原因。关于地球的形成,最著名的假说就是 大碰撞假说 , 科学家认为这次碰撞不仅产生了现在的地球,也让月球诞生了,而碰撞的遗骸则深埋于地球体内 。
大约在45亿3300万年前,一颗曾存在与早期太阳系的一颗矮行星——“ 忒伊亚 ”,偏离了自己的位置,一头撞上了早期的地球。
忒伊亚与地球正面相撞,忒伊亚的碎片被吸积在一起,形成了现在的地球,而从地球甩出去的碎片以及一部分忒伊亚的碎片则在新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吸积成了月球。
这一撞,把地球的地轴都撞偏了,并加速了地球的自转速度,当时的地球只需要几小时就能完成一次自转,好在月球的形成拉住了地球,地球渐渐稳定了下来。
说回LLSVP,它们的岩石样本显示出与地球地幔不同的特质,又和月球的样本又相似之处,这让科学家联想到发生在45亿年前的那场“太空车祸”。
因为来自忒伊亚的碎片密度更高,所以才“沉”进了地球深处。 不过,LLSVP真实的形成原因,科学家还不能下定论,或许它们真的是另一颗已经消失的星球的遗骸呢?
关键词: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