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焦 > 详情
发现没有?这次美国的收割有点不一样,还能扛多久?
2023-07-29 06:52:40    飞猪观

文章约3300字,阅读时长大约11分钟,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周四凌晨2点,结果没什么意外,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将升至5.25%-5.5%区间,创22年来最高水平,是否继续加息?


(资料图片)

其实市场关心的并不是这个,而是7月会是最后一次加息吗?以及鲍威尔是鹰是鸽的表态。

美国经济如此拉垮,为何不降息呢?

为何美联储依旧坚持加息?

将7月份这次加息算上, 这是美联储16个月以来第11次加息,世界苦美联储加息已久,与此同时,美国加息也抬高美元成本,导致国内金融风险更加频发,也严重抑制美国消费。导致经济增速下滑。

那么为何美联储依旧坚持加息?

对美国来说,现在加息25个点,在当前这种大环境下,5.25%-5.5%这么高的利率美国自己也非常难受,而且也蕴含着巨大风险。

所以,美国其实是很想降息放水的,之所以想放又不敢放,内部是因为通胀依旧顽固。

而加息又是美国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它可以用来控制通货膨胀。

通过加息,可以降低消费和投资的借贷成本,减少需求,从而抑制通胀。

此外, 加息可以提高货币价值,吸引外国投资者购买美国资产,促进资本流入,增强货币的稳定性,这对于美国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至关重要。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美国可能会通过加息来对冲风险。通过提高利率,可以吸引资金流入美国,从而增加经济的稳定性,并减少外部冲击的影响。

然而,加息加的美国银行业自己都快受不了了,中等银行爆了好几家,高利率环境的持续,还会在未来引发更多的暴雷。

同时, 若美国联邦债务又一次触顶,就算接下来国会达成协议,提高债务上限,但问题是现在这经济形势和利率环境,发出来的债谁买也是个大问题——现在全球都知道美债是雷,基本上买的少卖的多。

而如果大家都不买,那就只能美联储自己印钱买单。可美联储正在加息缩表,以压制通胀兼收割全球。

如果这时候自己印钱买债,那就是重新放水,这意味着前功尽弃,加息周期失败,这会引发美元信用的史诗级坍塌。

正是在这种加息伤金融机构,降息伤民的“两头堵”局面中,美国才不断派出了各路人马前来中国。因为美国社会快扛不住加息带来的压力了。

美联储降息还远吗?

货币政策是为经济发展所服务,加息也可以被视为经济复苏的信号。加息可以被视为经济状况好转的标志,同时也有助于防止过度热炒和泡沫的出现。

但是现实情况是这样吗?

当经济陷入衰退时,降低利率和刺激经济成为主要目标。

就当前情况,美联储很想降息,但是外部的目的又没有达到,因为暴雷的国家不够多——相应的可供它收割的优质资产不够多。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美国经济增速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这引发了人们对美联储是否会改变货币政策,并采取降息放水措施的猜测。

货币价格的提高,导致不少企业投资的下降,从而影响美国经济增速下滑。贸易争端导致企业对未来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进而抑制了企业投资意愿。

尽管美国劳动力市场表现强劲,就业率高位运行,但消费增速却出现了放缓的迹象。这可能与个人收入增长缓慢以及消费信心受到贸易战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这种情况下,整个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押注增加,面对经济增速下滑的压力,美联储可能会考虑降息来刺激经济增长。

降息能够降低借贷成本,促进投资和消费,推动经济复苏。

然而就当前货币价格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来看,尽管经济下滑,但美联储似乎并不会采取降息措施。

因为美国货币政策指定者明白,虽然降息有助于刺激经济,但也可能导致债务增加。低利率环境下,个人和企业更容易负担起债务,但也增加了金融风险。

当前美国经济增速下滑严重,降息放水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尽管美联储未来可能会考虑采取降息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但具体的货币政策调整仍取决于经济数据和全球形势的变化。

降息放水有助于刺激经济、提振市场信心,但也存在债务压力增加的风险。未来的货币政策调整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状况、通胀压力以及金融稳定等多个因素,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稳定发展。

更可怕的是如果美国一旦美国转入降息周期,其通胀的压力就会非常之大。

美国已经在打消耗战

美国央行一直在推行渐进式加息政策,旨在调控经济,控制通胀。

然而,这一系列加息举措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一方面,加息有助于控制经济过热和通胀压力,但另一方面,过快和过多的加息可能导致金融市场动荡,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开始思考:美国是否已经做好了打消耗战的准备?

近年来,美联储采取了多次加息的措施,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1. 控制通胀: 随着美国经济复苏,通胀压力逐渐加大。适度加息可以通过提高借贷成本和降低货币供应来控制通胀,维持物价稳定。

防范资产泡沫: 低利率环境下,资金过度流入金融市场,可能导致股市、房地产市场等出现泡沫。加息可以抑制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减少金融风险。

持续的加息,也导致了美国金融体系更加脆弱,加息使得储蓄更具吸引力,鼓励人们增加储蓄,减少消费。

这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速放缓,特别是对消费驱动型经济而言。

同时,加息会增加借款成本,对企业和家庭的债务负担产生直接影响。这可能导致企业投资减少,家庭消费减弱,对经济增长构成阻力。

尽管美国持续加息可能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美联储并没有明确表示已经做好了打消耗战的准备。

毕竟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美国利率已经突破5.25%,这种环境下,经济出现颓靡不振完全可以理解,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美国的情况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的

而中国由于庞大的外汇储备已经稳健的经济基础,完全有定力面对全球经济波动,这也决定了决定了我们面对经济颓靡,是有足够的牌可打的,这在全球几乎是独一份。

中美目前闹到这一步,握手言和的空间其实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就看谁先扛不住?

对美国来说,更希望通过这个加息周期收割全世界优质资产,来填补巨大的金融黑洞,重新恢复战力。

就当前情形来看,依旧是美攻中守的态势,好的一点是美国金融已经出现了问题,俄乌冲突让其陷入泥潭。

但美国具体啥时候崩掉,谁也不确定。

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美国肯定会想方设法的拖延加息周期,毕竟现在是全球经济衰退,美国又加息缩表,这个环境下受苦的不光是美国,世界上其他各国也都很难受。

美国这样拖下去,其他扛不住的国家就会先于美国暴雷,美国就可以抄底收割其他国家的优质资产。爆的越多,美国收割的优质资产也会更多,美国自己的窟窿填的就越快,这样就有底气拖的越久。

如果最后割到位了,自己窟窿填平,那就不会暴雷,渡劫成功了!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何应对美国持续加息的局面,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中国可以通过加强金融监管来应对美国持续加息的影响。加息会导致全球资金流动性的收紧,对中国的金融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可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其次,中国可以通过加强国内市场的发展来应对美国持续加息的影响。加息会导致全球资金流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资本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

可以通过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提高消费能力,减少对外资金的依赖。

同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中国市场。

此外, 中国还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来应对美国持续加息的影响。加息会导致全球资金流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也会造成一定的冲击。

因此, 中国可以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加强合作,中国手上有大把的美元,若这个国家对华友好,中国是很乐意借美元给他们渡过难关的,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减少对美国的依赖,降低加息对各国经济的冲击。

最后,中国还可以通过加强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来应对美国持续加息的影响。加息会导致全球资金流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外汇储备造成一定的冲击。

因此,中国可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通过加强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降低加息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冲击,提高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

总之,面对美国持续加息的局面,中国可以通过加强金融监管、加强国内市场发展、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以及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来应对。这些举措将有助于中国应对加息带来的挑战,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同时,中国也应加强自身的改革开放,提高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以应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上一篇:皇家加勒比:第二季度净利润约4.59亿美元 同比扭亏为盈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资讯